更新時間:2023-06-18 09:38:19 來源:
基礎知識、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,其中閱讀理解占比很大,也很容易丟分。
做好閱讀理解題,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,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。
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! 1 解題步驟
2 主要題型及解題方法
? 一、題型:段意、主要內容的歸納
1.記敘文:回答清楚(什么時間、什么地點)什么人做什么事。 格式:(時間+地點)+人+事。
2.說明文: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,它的特點是什么。 格式:說明(介紹)+說明對象+說明內容(特點)
3.議論文: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,作者的觀點怎樣。格式: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(論證了)+論點。
? 二、選擇或概括文章的中心
有很多的問答題都是根據中心解答的,例如:談談你的收獲;告訴我們什么道理;你有什么啟發。
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。
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,在此類文章的結尾部分,仔細地揣摩,看它那些帶有議論性的話,如果有寫人的成分,那就是借物喻人,如果有說理的意思,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。
? 三、理解句子的含義
所謂的含義就是蘊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,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的,要通過我們仔細地揣摩,采取一找二寫的方法來完成。
句子的意思有明暗兩種:
? 四、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
1.文首:開篇點題;總起下文。
2.文中:承上啟下;總結上文;引起下文。
3.文末:點明中心;深化主題;篇末點題;照應開頭。
? 五、修辭手法的運用和作用
1.比喻、擬人:生動形象;答題格式:生動形象地寫出了+對象+特性。
2.排比:有氣勢、加強語氣、一氣呵成等;答題格式:強調了+對象+特性。
3.設問: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;答題格式:引起讀者對+對象+特性的注意和思考。
4.反問:強調,加強語氣等。
? 六、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
? 七、選擇正確的讀音
一般出現的是多音字,根據自己的積累和文章中的詞語作出恰當的選擇。
? 八、選擇恰當的字詞
1.仔細閱讀字詞所在的句子,了解句意,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。
2.認真分辨兩個詞語的區別是什么。
? 九、標點符號的作用
1.破折號的作用: ①解釋說明 ②話題的轉換 ③表示話語的中斷 ④時間或聲音的延續
2.省略號的作用: 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舉的省略 ③說話斷斷續續
3.引號的作用: 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義 ③強調意思 ④特定稱謂
? 十、給文章加上恰當的題目
1.根據文章的主要事件、主要人物,加上簡短的修飾語。(比較保險)
2.根據文章的中心,用中心詞作為題目。
? 十一、文章的寫作順序
1.時間先后順序 2.地點變換的順序 3.事情發展的順序 4.按總分、總分總、先分后總的順序
? 十二、填上合適的關聯詞
1.并列:一面……一面……一會兒……一會兒……既……又……
2.遞進:不僅……而且……不但……還……連……也……
3.選擇:不是……就是……或是……或是……寧可……也不……
4.轉折:盡管……可是……雖然……但是……卻……然而……
5.假設:如果……就……假使……便……要是……那么……
6.條件:只要……就……只有……才……無論……都……不管……也……
7.因果:因為……所以……由于……因此……既然……那么……
3 答題技巧
? 1.考察作用:
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:
對于第一段的問題,從結構上來說,是落筆點題,點明文章的中心,開門見山,總領全文,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。從內容上來說,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,為后面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。
中間某段的問題,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、過渡的作用。
最后一段或某句,一般是總結全文,點明文章主旨,讓人回味無窮,并與題目相照應。
? 2.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?
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,常見的有:歌頌、贊美、熱愛、喜愛、感動、高興、渴望、震撼、眷念、惆悵、憂愁、惋惜、思念(懷念)故鄉和親人,或者是厭倦、憎惡、痛苦、慚愧、內疚、痛恨、傷心、悲痛、遺憾等。
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看出來,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,有的是直抒胸臆。
? 3.概括文章主旨。
對于這種題目,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,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:
通過……故事,歌頌(贊美)了……,表達了作者……的思想感情,揭示了……的深刻道理。
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,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。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。
? 4.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?有什么作用?
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,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哪種表達方式,敘述、描寫、說明、議論、抒情,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、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。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、動作描寫、心理描寫、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。
描寫的作用一般是使文章生動、形象、感人。
抒情的運用,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,突出文章的中心。
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、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,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,引起讀者的興趣。
? 5.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有什么作用?
修辭有很多,常用的有8種:比喻、比擬、夸張、排比、對偶、反復、設問、反問。
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、擬人、夸張、排比。
比喻的作用有三:
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。
? 6.文中某句話有什么含義?或告訴我們什么深刻的道理?請說說你的理解。
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,這需要同學們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,多看并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,
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,豐富回答內容,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準確地表達出來。
? 7.比較閱讀理解。
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,對于這種類型的題目,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、寫作特色、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。
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,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。
? 8.說明文的閱讀理解。
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,我們可以抓住三點:說明對象、說明順序、說明方法。
說明順序有三種:時間順序、空間順序、邏輯順序。
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,常用的說明方法有:分類別、舉例子、打比方、列數據、作比較、下定義、作詮釋、畫圖表、引資料。
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、舉例子、打比方、列數據、作比較。
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。
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、加強說服力的作用。
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,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點,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。
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,便于讀者理解相關內容。
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,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,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,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,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。
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,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確性,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。 4 各年級考點
在整個小學階段里面,1-2年級語文的閱讀題考試還不算很突出的一種,到了三年級,閱讀理解的考查更加深入,下面是三至六年級閱讀理解題的常見考點:
? 三年級閱讀理解考試方向 1.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.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.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4.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5.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6.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7.理解文章內容,明白文章蘊含的道理 8.理清文章條理 9.體會生動的人物形象 10.體會優美語句的表達效果
? 四年級閱讀理解考試方向 1.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2.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.體會句子的感情色彩 4.從描寫中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5.體會按照游覽順序進行敘述 6.理解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.揣摩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8.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9.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 10.體會按照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
? 五年級閱讀理解考試方向 1.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2.體會關鍵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3.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.通過事、景、物理解人物的情感 5.熟悉說明方法的作用 6.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 7.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8.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9.體會人物形象
? 六年級閱讀理解考試方向 1.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.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3.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4.理清文章的思路 5.體會文章感情的表達方式 6.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7.體會重點句段的意思 8.體會鮮明的人物形象 9.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式 10.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本文素材、圖片、字體均來自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用于學習交流,如有侵權立即刪除! |